公司的吊销,是指当公司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年检或者出现违法行为时工商部门强制取消公司资格的行为。吊销是行政机关对公司的一种行政处罚而注销,是指公司歇业、被撤销、宣告破产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营业并向工商部门登记终止的行为。
被吊销的公司,仍然有诉讼主体资格,可以作为原告或被告参与案件诉讼,而公司注销后,就不再有诉讼资格。
若公司被工商局吊销,公司股东就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对公司进行清算,如果公司股东不对公司进行清算,债权人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股东清算。在法院要求公司股东对公司进行清算时,如果发现公司的账目不清、账册等重要文件丢失,法院则不会对不履行清算义务的公司股东进行有限责任的保护,而会要求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在吊销后到清算注销前的这一期间,如果仍然对外经营,签订的合同会被视为无效。因为,在此期间,公司只能做与清算有关的事,对外做业务已不被允许。
对于注销后的公司,并不是说其之前所欠债务就可以一笔勾销,如果注销公司是为了逃避债务,在清算期间没有根据法定程序通知债权人,股东需要对所欠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1、一些被吊销的公司,法定期限内股东怠于履行清算义务的,会有被债权人起诉的法律风险,法院一旦介人强制要求清算,发现公司账目不清等情况,股东就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事实上,被吊销或者虽未吊销但已人去楼空的那些被起诉的公司,经调查发现账目基本都是不清的。因此,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对于账册、重要文件等应该妥善保存账目记载应该清楚明确。
2、在与公司签订合同时,应该留意该公司是否被吊销或者该公司是否正在清算。一旦发现合作公司有上述吊销、清算的情况,就不应与其签订合同,以避免签订的合同陷人无效的法律风险。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 市场主体因解散、被宣告破产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终止的,应当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经登记机关注销登记,市场主体终止。
市场主体注销依法须经批准的,应当经批准后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民事诉讼地位如何确定的复函》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民事诉讼地位如何确定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据国家工商行政法规对违法的企业法人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因此,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被注销登记前,该企业法人仍应视为存续,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如果该企业法人组成人员下落不明,无法通知参加诉讼,债权人以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开办单位为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也应予以准许。该开办单位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法人,如果不存在投资不足或者转移资产逃避债务情形的,仅应作为企业清算人参加诉讼,承担清算责任。你院请示中涉及的问题,可参照上述精神办理.